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年风云(三更)

水木文人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88读书 www.88dushu.la,最快更新风起1924最新章节!

    李恪在天津没待多久,随后便奉命率军离开了天津。第16军随后移驻浙江,因为他的老丈人开始对在浙江开展土地改革,这是大事,李恪自然得去大力支持。即便是两人的关系现在有点僵,但毕竟对方是自己老丈人不是。

    在他老丈人这边计划在浙江大刀阔斧地改革时,南京方面也开始陷入了几个月的争吵之中。二次北伐已经结束,此时全国军队(不算东北军、川军等)已经突破250万之众,对于刚刚成立的南京政府来说,财政压力极大,所以老蒋就提出要裁减军队,减轻财政负担。

    裁军其实是个很好的主意,毕竟这又不打仗,养这么多军队真的压力很大,宋子文的财政部都没钱了。美德这边的贷款还没有到账,国府现在面临的压力很大。

    不过怎么裁军,却成了很大的问题。老蒋想借这个机会削弱其他部队的实力,冯玉祥、李宗仁等人又不愿意。冯玉祥提的编遣方案,老蒋和何应钦等人也不同意。所以这段时间编遣委员会一直在争吵这个事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事,李恪也插不上手,刚好现在跟美德谈判的事还没解决,老蒋便派李恪前去美德访问,商量军事和经济合作事宜。老蒋怕李恪因为编遣一事担心部队被裁,也对其做了保证,一定会给其争取到一个甲种师编制(三旅九团制)。

    于是李恪便代表南京政府,欲前往美德访问,商量合作事宜。在李恪即将出发的前一天,张静江则是来到上海。看到自己的老丈人来了,李恪自然很惊讶,因为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僵,即便他的部队换防至浙江,他也没有长久待在浙江,而是一直在上海和南京等地。

    “爹地,你怎么来了?也不提前说一声!”看到自己父亲来了,张芸英则是连忙让下人把父亲的东西接过来,并让对方去客厅的沙发上坐着。

    “你们这要出远门,我自然得亲自来送送你们!”张静江不以为意道,“兴华呢,听说明天就要出发了,怎么人还不在家?”

    “他出去有点事,得晚点回来!”张芸英端来一杯茶,放在父亲面前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!”张静江看了一下屋里的情况,关心道,“馨儿呢?”

    “她在楼上睡觉,得晚点才能醒来!”

    对于岳父的到来,李恪丝毫不知情,他回来的时候,听见客厅里,自己的女儿正在跟谁有说有笑,有点好奇,问着妻子,“芸英,家里来客人了?”

    “嗯!我爹地来了!”张芸英接过丈夫的衣服和公文包,忍不住提醒道,“你待会语气稍微好点,那毕竟是我爹地!”

    “放心!我知道分寸!”李恪拍了拍妻子的手,安慰道。

    来到客厅,李恪发现自己的女儿正站在岳父身上,一双小手在那抓来抓去,不时还被张静江逗得咯咯地笑。女儿长得随她母亲,别看只有一岁多,但长得十分招人喜欢,特别是自己岳父对于自己女儿那叫之喜欢,每次妻子带着女儿去杭州看岳父,回来都是一大堆礼物和玩具。

    “岳父,你怎么来了!”李恪来到客厅微笑着打了声招呼。

    张芸英则是走了过来,把女儿从父亲身上抱了下来,在那说教着女儿。

    大外孙女从身上离开后,张静江就感觉自己身上轻了不少,看着眼前这个非常有能力的三女婿,他很欣慰,也很无奈,“你这次不是要去德国吗?应该是从法国这边过去吧!”

    “嗯!”李恪点头道。

    说到‘法国’这两个字,一旁哄着女儿的张芸英则是停了下来,听着丈夫和父亲的聊天。她知道自己的四妹,就在法国巴黎她们以前那个家,此时父亲提到法国,难道是因为荔英?

    张静江叹了口气说道,“你去把荔英带回来吧!”

    “这。。。。”李恪有些犹豫,看了一眼自己妻子,“我去合适吗?”

    “怎么不合适?”张静江有些激动道,“荔英有了你的孩子,你不去把她带回来,难道让我的女儿和外孙都在法国这个异国他乡孤苦伶仃地生活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听到张荔英有了孩子,李恪惊讶地站了起来,旁边的张芸英也惊讶地停止了手上的动作,手上给女儿拿着的玩具也掉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“怎么?你不想承认?”张静江情绪有点不稳,“要不是我前两天才知道荔英有了你的孩子,你以为我会来你这儿?”

    “不是!”李恪辩解道,他自己做过的事,他还不至于不承认。只不过突然钻出一个儿子,让他有些适应不过来。

    “她一个人在法国带着一个孩子,日子过得可想而知。而且我听说陈友仁那个杂碎正在追求荔英,还是孙夫人介绍的,我总不能让自己女儿嫁给一个比我还大的男人吧?

    而且荔英的孩子是你的,只要你能把她带回来,你们的事我不反对。至于芸英你这边,我这也不好劝什么,毕竟你们都是我的女儿,手心手背都是肉啊,要是可能我也不想这样。”说到最后,张静江有些无奈。

    他能不无奈吗?自己很满意的三女婿把自己四女儿给睡了,还生了一个孩子。他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他都有立马飞到巴黎把陈友仁打一顿的冲动,对宋庆玲也很不满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你宋庆玲当初嫁给可以做自己父亲的孙中山,跟我没关系。可你把我的女儿介绍给我的政敌,这是什么意思?我得罪你了?你这么报复我?

    可他现在根本无法脱身,不然他就自己去法国把女儿带回来了。这不刚好李恪要去德国,所以他才放下面子来这里,让这个女婿把自己的女儿接回来。

    张芸英脸上也很吃惊,她倒不是吃惊父亲让自己四妹跟自己共侍一夫,对于这个她早就有准备,甚至之前还跟丈夫提过。让她惊讶的是荔英居然坏了小孩,而一家人都不知道,想到自己妹妹怀着小孩一个人在异地生活这一年,她不禁有些自责。

    张芸英认真道,“爹地,你别困扰,我没意见。你放心,这次我一定把荔英带回来。你说呢,达令!”

    见妻子询问自己的意见,李恪这才从惊讶中回过神来,便答应了。“岳父,你放心吧,我一定把荔英带回来!”

    第二天,李恪就带着妻子以及外交部等不少人员,代表中国前往德国去访问,并寻求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合作。

    李恪率领代表团离开后,先去了法国,跟法国政府的一些高层见了面,还去见了施耐德公司的负责人,商谈武器方面购买等合作。在法国期间,李恪自然见到了张荔英和自己那未曾谋面的儿子,他直接不经过对方的同意,就把对方带离了法国。

    相比于在法国期间收获不大,在德国,李恪则是收获很多。因为德国现在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好,所以李恪代表中国来寻求合作,正中德国的下怀。本来两边之前就有了初步的合作,只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仍在谈,所以没有形成书面的合作协议,而李恪来就是签订一份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协议。

    由于李恪之前在德国军校的教官和军队领导,现在大多在德国军政界中高层,所以在德国的谈判,李恪可谓如鱼得水,而且他还跟自己的生死之交、德国未来元首希特勒见了面。

    李恪跟希特勒,是在西线战场上认识的,开始是希特勒在一次战斗中救过他的命,后来在另外一次战斗中,他又救过一次希特勒的命。两人就这么认识了,不然凭希特勒那日耳曼至上以及不喜与人交流的性格,李恪怎么可能跟对方熟识。

    在战后,李恪去了美国,希特勒则是留在了德国。当然不论是因为在战场上结下的情谊,还是作为政治投资,李恪对希特勒在德国的发展也提供了不少的支持,迄今为止,他总共提供了价值2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。纳粹党现在发展到这个规模,李恪提供的资金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。

    当然现在的希特勒并没有掌握德国大权,李恪见对方,只是为了以后更深层次的合作打好基础而已。

    由于德国的资金本就不是很富裕,所以两国在贷款上面达成的金额并不高,总共才价值不到1000万美元。不过在其他方面达成的内容很多,主要以军事工业上的合作,主要是用这1000万美元的贷款购买德国的机械设备和武器,用于完善中国军工体系。中国方面则以矿产还贷款,主要是钨、锑等资源。

    其次就是达成留学生协议,每年德国各个军校愿意招聘20名中国的军事留学生,以及至少200名的官派非军事留学生。

    在德国达成比较全面的合作后,李恪就前往美国。相比于德国主要以军事方面的合作,跟美国则是在经济上面的合作,因为美国有着对华武器禁令,无法签署军事方面的合作。最后倒是签下了每年10个留学美国军校名额的协议。

    李恪代表中国方面跟美国签订了400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,贷款由美国政府担保,美洲银行和jp摩根提供,其中美洲银行出资1500万,摩根出资2500万。

    私下,李恪还跟福特达成了合作协议,双方决定在中国成立一个合资厂,主要生产福特轿车和卡车。福特出技术、设备和技术人员,李恪出工人、资金和土地,规模暂时设定为年产量为5000辆,争取在5年内实现。

    除了汽车方面,在其他行业没有谈太多,经济危机可就要到了,他宁愿多等一段时间少花点钱,跟福特这边达成合作,还是靠摩根引荐才能谈下。

    在美国他也见到了艾玛,不过让他惊讶地是对方居然还是单身。仔细询问才知道,对方的确在26年就该结婚的,不过新郎在新婚之夜挂了,婚结成了,但是却成了寡妇。

    两人于是就旧情复发,后来艾玛也就没有再婚,成了李恪的"",并且还有了小孩。对于这个事,艾玛的父亲虽然知道,后面也默认了。而艾玛后面便成了李恪在生意上的重要助手,地位不亚于赵天佑和卡尔等人,也就是她帮李恪把美国的产业做大了很多,她也成为美国商界赫赫有名的女强人。当然这些都是后话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在李恪出访欧美期间,南京这边的编遣会议也最终达成。老蒋的第一集团军缩编为13个师,第二集团军为12个师,第三集团军为12个师,第四集团军为13个师。除此之外,杂牌军编成5个师,还余下10个师的番号由中央处理,这是阎锡山讨好老蒋的产物,一共刚好编成65个师,一共80万人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编遣方案,老蒋和阎锡山觉得不错,老蒋得到了更多的番号处置权,阎锡山则是扩大了部队。但这个方案,还是隐藏着不小的矛盾,比如李宗仁和冯玉祥就不是很满意这个编遣方案。

    李恪的16军,由于在其走之前,已经有四万多人,足够编成四个师。老蒋觉得四个师肯定不行,一个师也有点对不起自己这位爱将,于是折中,编成了两个完整师和两个不完整师。16军的战斗力那是毋庸置疑的,老蒋自然是不想把16军这么好的部队给遣散很多士兵,于是16军成为中央军唯一一个没被遣散的军。

    李恪的起家主力,被编成了两个师,分别是第5师和第6师,师长分别是李恪和周而成。由于李恪不在,5师师长暂由副师长萧毅肃代理。

    16军一部、14军一部和第1军一部编为第12师,由王成志担任师长,驻扎在浙江。另外一部分也和14军一部,编为第8师,由朱绍良担任师长。

    除了朱绍良的14军和李恪的16军合编为4个师外,其他四个嫡系军编为5个师,再加上朱培德等的部队变成了中央军的核心13个师。其中被称为真正中央军嫡系,就是前九个师。至于归属于老蒋指挥的另外10个师,则是由杂牌组成,称为中央军中的杂牌,最后相继被中央军嫡系兼并。

    就在李恪这边跟美国刚刚谈好贷款等合作协议的时候,老蒋则是催他快点回国。李恪于是就带着大把钞票和武器回到了国内。

    老蒋召他回来是因为他要发动对桂系的战争,需要他去指挥部队参加作战。一回到南京,他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,下辖本部第5师,还有第2师、第6师组成。并且兼任第二路军总指挥,指挥第一军和第二军,指挥两个军西征湖北。

    随后的两年里,李恪率部参加了蒋桂战争、蒋冯战争、以及中原大战,并在河南大败冯玉祥精锐部队,立下了赫赫战功,李恪也因此得到‘虎将军’之称。

    两年里,李恪先是担任武汉卫戍司令和湖北保安处处长,随后担任湖北省民政厅长、武汉行营主任,最后在1931年夏天,接替何成浚担任湖北省政府主席一职,开始了他在湖北长达十年的省主席生涯,也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省主席。

    我想了很久,觉得还是别写蒋桂战争以及中原大战了,军阀混战也不值得写,打的还是中国人。